商标的新型保护方式-品牌遭遇侵权 承保公司赔付

2020-01-02 12:53:47


 ——看浙江宁波如何创新推行商标专用权保险实现多赢


 常言道,树大招风。企业品牌做大了,则经常会遭遇被仿被傍的侵权困扰。这让不少注重社会声誉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去维权,但即便维权成功,仍面临赔偿难、执行难的窘境。
  12月19日,记者随全国行业类媒体“走基层强四力”采访团在浙江宁波采访时了解到,宁波市市场监管局针对这一难题独辟蹊径,创新推进商标专用权保险工作,不仅解了企业之困,还营造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

经常被侵权,维权难度大
  “一直被仿冒,常年被困扰。”谈及品牌遭遇被仿冒、被“傍名牌”的情况,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魏凌鹏这样说。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该公司共在海内外成功注册商标733件,其中公牛商标先后两次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企业做大了,名气响了,仿冒的人也就多起来。
  魏凌鹏说,这几年,公司派人四处打假,向监管部门举报,向法院起诉,耗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侵犯该公司知识产权的环节多在终端销售市场,由于这类产品生产门槛低,导致侵权主体多为自然人、个体工商户。他们一般是委托别的厂家小批量代加工。因此,公牛公司经常是找到了销售终端的侵权者,却很难发现违法代加工的商家。这样一来,公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固定的违法标的却比较小,很难追究侵权产品生产商的法律责任,维权效果很不理想。
  在宁波,遭遇此类问题困扰的还有得力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法务总监王晓友表示,长期以来打假成为公司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某一产品的生产聚集区域,想要找到一家侵权公司真的是太难了。即便找到了,也会遭遇赔偿难、执行难,最终公司打假不成还增加了成本。

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我们经过深入调研,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推进商标专用权保险工作,让不少‘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从中得到了实惠。”宁波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该保险主要以驰名商标等知识产权为投保对象,当投保标的遭到侵害,投保人打假并经法院判决后不能及时拿到赔偿时,即可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后,再由保险公司继续代商家追偿。”该负责人解释。
  4月23日,宁波市商标专用权保险运营服务中心揭牌,成为国内首家以“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提供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类服务和保护的运营中心。截至目前,该中心已为35家企业的2623件商标提供承保服务,累计保障额度1260万元;理赔立案15件,结案5件,得力、公牛、帅康等公司获赔共计40万元。
  魏凌鹏表示:“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这个保险对企业来说确实很实用,知名品牌企业想必都有这个需求。”
  该公司的一份投保单显示,公牛942664和7204104两类商标投了“平安上报侵权损失补偿保险”,总保费33750元,保险限额50万元。由于此前该商标被侵权,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向保险公司报案,获得15万余元的赔偿。
  魏凌鹏还表示,这种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传递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信号。它鼓励企业维权,实现了优势资源的强强联合,让具有专业催欠能力的保险公司干专业的事情。最终结果是,既保护了企业的利益,也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是一项多赢的新举措。

推动商标建设重视品牌保护
  推进商标专用权保险工作是宁波市市场监管局近年来的一个新探索。此外,该局还探索推进沪甬一体化商标品牌战略合作,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签订《沪甬一体化推进商标品牌国际化战略合作协议》,开通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宁波)受理通道,推动宁波企业扩大海外商标布局。
  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授权,窗口在原来仅受理新申请商标注册业务基础上,新增商标变更、续展、转让、许可、马德里国际注册等23项商标业务,增设商标权质权登记受理业务,使宁波市场主体享受到更加全面和便利的商标业务服务。2019年,该窗口受理各类商标业务4016件,咨询2733人次,累计受理商标注册申请6378件,咨询5983人次;11月18日以来,已为6家企业办理商标权质权登记,质押金额达到15.1亿元。
  截至12月10日,宁波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 28 万件,同比增长25.6%。其中,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1103件、地理标志商标34件,均处于全省首位。2019年新认定驰名商标6件,总数达96件。同时,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加大商标保护力度,今年以来通过“双随机”抽查和“双打”等执法行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582件 ,案值1723.71万元,罚没款1595.48万元。

                                                               □王照重

摘自:中国市场监管报

返回